12/23/2006
前言
這是我平生第一本長篇小說。寫於一九九一年,當我剛剛立志要成為小說家的時候。
當時的我還是沉浸在武俠小說的世界裡,理所當然就選擇了武俠小說來寫。
當時也是「六四事件」發生後不久。在學的我親身經歷、親眼看見了那一段從希望和興奮到失望與憤怒的歷史,對於國家仍懷著一鼓悲傷與不平,很自然就流露在這個故事裡。
十五年之後重看,其中發現實在有不少寫得比較稚嫩和濫情的地方。一些真的看不過眼的句子(幸好都是對劇情沒有影響的)還是刪掉了,不過還是有不少保留了下來。各位看得不舒服的話,就請記著這是一個二十二歲學生的練習作,而包涵一下吧。
正如我之前兩次修訂舊作,我仍是堅持「刪減而不改寫」的原則(一些筆誤或太彆扭的小地方除外),因為我覺得改寫太多,好像對不起當時的自己(這想法有點奇怪吧?)。當時的我固然沒有現在的能力與經驗;但現在的我也沒有當時的思想與感情(或者應該說是改變了)。換句話說就是,現在的我決計再寫不出這樣的東西來。所以我希望還是能夠儘量保存它的原貌比較好。當然,是在不致令我臉太紅的情況之下。
而且如果一直地期望「改得更完美」,可能會沒完沒了吧?
不過有關於歷史的部份內容,只怪我當時找的參考資料不足夠,寫得不夠翔實,也要請大家(尤其歷史的行家)見諒。其中比較有必要提一提的錯誤是:恭親王奕訢並不如我寫的守舊,反而是晚清皇室裡興辦洋務的主要人物,恐怕亦不會相信義和拳那種玩意兒。不過如果要修訂恐怕就要大幅改寫,決定還是保留下來。反正整場「演武大會」也不過是我的穿鑿附會而已。
另外各位只要稍讀一點都看出來,這故事是深受當年徐克導演的電影《黃飛鴻》的影響。這也不到不我承認。這麼令人熱血沸騰的電影,我進戲院看了兩次,也好像是我(到現在為止)最後一套進戲院重看的電影。沒辦法,因為接著就是影碟開始盛行的年代了。
不過當年讀過我這本書初稿的其中一個人,後來當上了《黃飛鴻之二:男兒當自強》的編劇……這也算是扯平了吧?
最後要一提的是:此書所有回目詩句皆是出自晚清至民初詩人的手筆,寫的當時有把出處記錄下來,可是後來弄丟了。現在用Google搜尋也只能查到一部份,如下:
「殷勤重為拭青鋒」出自夏穰卿《己亥與章枚叔夜飲,即送其之天津》一詩;
「年少群驚壓老成」是鼎鼎大名的愛國詩人/外交家黃遵憲(著有《日本國誌》)的手筆,來自《長沙吊賈誼宅》七律詩;
「天外山驚山外天」,為大書法家何紹基的七律《元象》中的一句;
「孤舟百戰久低昂」出自古文學家魯一同的《重有感》;
「九州生氣恃風雷」是出名的詩句,出於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的第二百二十首:「九州生氣恃風雷,萬馬齊喑究可哀;我勸天公重抖擻,不拘一格降人材。」相信不少人都會唸;
「英雄末路以詩傳」的作者大家都應該很熟悉,《老殘遊記》作者劉鶚是也。
其他的出處都暫時找不到。不知開始網上連載之後,會否有高人看見幫忙?
喬靖夫
2006年12月23日
>>序章.殷勤重為拭青鋒